保研夏令营记录

本文为保研夏令营准备和参加过程的一个小小记录。

零 基本情况

今年保研形势也是突然变化啊,我看到网上有人调侃22级什么倒霉事都遇上了,这恐怕也是无奈的自嘲吧,从大形势上来看,今年许多学校的夏令营要么是不开了,要么是仅参观交流,无录取效力。也有一些学校正常开放,但是在夏令营中也多次强调优营≠直接录取。当然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是不放在台面上明说而已,其实许多学校还是把优营名额直接当成录取名额来看的,只不过需要额外象征性地走一遍流程。

具体到每个学校的夏令营细节,政策执行方面就大不相同了,有的学校录取比例基本不变,也有的学校显著收紧优营名额;有的学校考察模式没有什么变化,也有的学校夏令营考察方式大幅改变,所以不能以一个学校的夏令营情况考虑其他学校。

首先是我自己的个人情况:本科211,拔尖班就读,rank 10%,英语六级560+,科研方面参与一项国家级大创(非主持人),实践活动方面包括“挑战杯”(非主持人)、“三下乡”活动等等,奖项包括“挑战杯”省级银奖,院系二等/三等奖学金各一次,校级英语竞赛优秀奖等。

不难看出,我的这个背景绝对算不上好,甚至可以说是比较烂了,基本上只有英语成绩算是还不错,其他部分都可以说完全不占优势。成绩不算好,再加上211本,基本和清北复交无缘;没有强有力的竞赛和科研,在面试中也很难脱颖而出,所以我在报名夏令营时也有一定的心理预期。

我的夏令营报名/参营/录取情况如下表:

学校 夏令营情况
西湖大学 过审-参营-优营(直博)-最终去向
国科大(本部) 过审-放弃
上海有机所 过审-参营-优营(直博)-放弃
南开大学 过审-放弃
武汉大学 过审-参营-未优营(B类)
南方科技大学 过审-参营-无优营评选
南京大学 未过审

我在投夏令营时还是选择了海投的(当然投太多也没什么用,毕竟大部分学校的夏令营时间都重合在几个时段,我听说有人投了二十多个营,这属实没什么必要),不过没有投bar太高的院校,因为我自己也觉得希望不太大XD。还有一些学校虽然很想去,但是时间实在冲突了(因为七月初还有学校组织的实习,不得不去),也就没有报。

可以看到除了南大以外,其他都通过了初审,我觉得完全可以接受,甚至比我的预期还要好一点。然后我的时间安排还意外的很巧,正好可以把四个学校的夏令营岔开,所以我应该是周围同学中参加夏令营最多的(其他同学大多是1-3个)。

接下来就按照时间顺序(西湖大学→武汉大学→南科大→上海有机所)记录一下我的夏令营经历。

本文图片都经过压缩处理,所以都很糊。

一 西湖大学夏令营

camp-1

西湖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夏令营举行时间为7.3-7.5,应该是最早的一批夏令营。夏令营申报完全在线上系统上完成,需要的资料还不少,且强制要求两份导师推荐信通过系统提交,准备起来挺麻烦。

通过审核后会有邮件提醒在系统上确认,确认参加后会陆续发邮件通知你相关事项,应该是这几个夏令营里通知最详细的了,包括大致活动安排,面试流程,需准备的内容/ppt和报销事项等。

第一天报道,晚上有欢迎晚宴,第二天是讲座和仪器平台参观,第三天是面试,时间安排上比较宽松,而且留给学生不少单独和老师沟通的时间。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完全可以提前和多个老师约定好面谈时间,以我的个人感受来看,老师们也都很鼓励学生多去交流。

西湖大学的位置可以说很偏了,就以目前的建设情况而言,周围的环境用“荒凉”来形容一点不为过。交通也算不上便利,距离最近的地铁口大约需要15分钟公交的路程,然而公交车班次不算多,且在晚上9点左右就没有了,因此实际上的出行基本上都要靠打车。不过西湖大学的校园还是挺漂亮的,基本上都是各式的现代化建筑,理学楼、工学楼、学术环都各有其特色。通常学校都会保留一些比较有年代感的建筑,以证明校史悠久,至于西湖大学,你一眼望过去就马上能感受到这所学校“新”在何处。

但是我觉得校园规划还挺令人迷惑的,我在学校的前两天基本上是晕头转向,尤其是本科生宿舍和功能区隔得实在太远,不知道怎么设计的。当然,校园还有设施和建筑仍在施工,也许未来会有所改进吧。

住宿和待遇方面,西湖大学可以说是达到了国内最好的水平,夏令营期间,学校安排营员住在本科生宿舍,单人单间,四人共用一个客厅,独立卫浴,可以说这样的住宿条件超过了国内绝大多数大学和研究所。博士生则是单人单间,两人共用一个客厅。

camp-2

西湖大学的工资待遇也属于国内一流水平,比绝大多数学校都要高,甚至超过了不少研究所的待遇。师资力量主要以海外回国的年轻教授和资深专家为主,年轻老师基本上个个都有NS正刊,思维活跃,背景和履历在国内高校也算是顶级。然而海外回来的教授在国内圈子也注定没有老牌高校的教授们那么有影响力,这的确是一个潜在问题。

camp-3

第一天晚上欢迎晚宴时,也有几位老师来参加,和同学们一同沟通交流。非常巧的是,我的第一意向导师恰好就坐在我旁边,我一开始还没认出来(,不过趁此机会,我也和他聊了不少话题。因为在饭桌上,所以我没有问非常学术的问题XD,基本上都是关于学校、老师的个人情况的一些问题和一些比较 general 的问题,老师也基本上很痛快的回答了,因此我对他的第一印象还是很好的。

可能是因为年轻老师居多的原因吧,我主观感受上西湖的老师们都很随和,第一天晚宴和第二天会议的气氛也都算融洽。第二天会议首先是一个简短的介绍和针对招生的问题答疑,然后是大概3小时的学术讲座,每隔50min休息一下,而且还有饮料自助,所以我听的还算愉快。总体上感觉西湖的老师们以有机/生物方向偏多,还有很多交叉的方向,一些老师的应用转化做的也不错。

第三天就是面试,按照预先通知的面试顺序,提前30min候场等待,轮到你了会有人让你进场。面试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提问时会有一个老师主导,另一个老师辅助(通常是你的意向导师,有点像红白脸那意思),老师们对实验的细节比较关注,而且注重实验原理层面的问题。之前邮件通知面试时是有英语考核的,但是实际面试时并没有问。

西湖夏令营到5号面试完实际上就结束了,不过学校允许你可以多住一晚上,到6号早上再退房。正好我有同学在隔壁浙大参加夏令营,所以我就和他们一起约定好6号回去。5号下午杭州热的要死,我干脆在宿舍睡了一下午。晚上原计划去西湖转转的,不过校区离西湖实在远,晚上也不凉快,只好作罢。不过我让同学把我带进浙大紫金港校区转了一圈。

二 武汉大学夏令营

6号回学校给一些课程论文做收尾,7号又要去实习。一直折腾到到9号出发去武大。

武大夏令营安排9号在酒店报到,值得一提的是武大订的酒店相当好,但是离化院稍微有点远。考虑到武汉当时将近40℃的天气,实在算不上是好消息,幸好学院的统一活动都有大巴车接送。报到时首先签字填信息,然后当场拷贝面试ppt,最后领取物资回酒店。

夏令营从10号正式开始,早上先是开幕式,统一坐大巴车去学校,会上做了很多有关学校,学科的介绍,实际上和武大来西北大宣传的ppt是一样的。下午则是安排的教授讲座,时间很紧凑,基本上是从头讲到尾,中间没有休息时间。大家一开始还有点精神,听到最后都没心思了。

晚上是集体晚宴,步行去学校附近的一个酒店。一开始大家都是随便坐的,结果一会又通知要按顺序坐,总之混乱了一阵子。至于晚饭,味道还不错,尤其是有一道松鼠鳜鱼很合我口味,不过一桌8,9个人分着吃,其实每个人吃的都不多。然后饭桌上大家因为都互相不认识,所以也没什么沟通,恰好我们所在的一桌有一位武大的学长,从他的口中得知了一些基本情况,比如工作时间、薪资待遇等等,当然那些都是个人条件,并不具备普遍性,所以也就不写了。

11号整天都是面试,武大要求参加面试的人必须统一坐车去会议厅里等待,而且提前统一收手机,非常之无聊。我的其他几位同学都是上午场,所以他们一早都坐车走了,只留我自己一个人在酒店。想着待在酒店无聊的很,干脆去武大校园里转了转。不得不说,武汉大学的校园还是非常之漂亮的,既有现代的教学建筑,也有很多古色古香的古建。校园里不少建筑都建在珞珈山上,特色的琉璃瓦在树丛中显得格外青翠。

camp-4

camp-5

武大校内还有个博物馆(万林艺术博物馆),凭身份证就可以进去参观。我进去转了转,包括武大的文物考古、南极探索、动植物研究等成果的展示,挺有意思的。本来还想去图书馆看看,不过需要身份验证我就没去(当时还没发生武大杨某援事件,令人感慨)。

下午是面试环节,同样的,下午面试的所有人都要在12点10分统一去会议室候场并上交手机,实在是不人性化。面试形式也是比较多样的,首先是5人无领导小组讨论,包括一个中文主题和一个英文主题。接着就是排着讲ppt面试。我的发挥实在是一般,最后老师问了一个如何表征的问题,我也答的有些混乱,可能就是这一点导致我最后未能得到优营吧。

12号早上先是闭幕式,早上10点多就结束了,接着是武大的实验室和仪器平台参观环节,这部分是自愿参与的。因为去深圳的飞机在下午,所以有时间参与实验室参观,仪器平台还是很不错的,不过没有更多的去具体的实验室中看一看。

三 南方科技大学夏令营

南科大夏令营报到时间是12号晚上,我从武汉坐飞机到深圳时已经是深夜了,不过学校和酒店已经沟通过了,还是可以正常办理入住和报到手续。学校周围很繁华,旁边就有一个大商圈,可能是假期的原因,人不是特别多,学校离地铁站也非常近,走路10min就到地铁口。坐地铁10min就到高铁站,交通十分便捷。

camp-6

夏令营时间是13,14号,不过实际上只有13号有具体活动,其他时间总体上相当自由。南科大今年是没有面试考核的,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参观交流性质的“化学集会”活动。南科大所有课题组都在会议室门口走廊上摆了一个“课题组摊位”,学生可以自由了解课题组的相关情况,在回答完课题组问题后可以得到一个课题组徽章,并且可以投递一份简历以便和老师更深入交流。当然实际上课题组的学长老师基本上都没怎么问问题,徽章可以说是来就送,可惜徽章做得不很好看,收集欲望不是那么强(我一共拿了八个,校务老师说集齐40个可以获得一份大礼包,不知道有没有人拿到了)。如果对某个课题组有强烈的兴趣或意愿,可以在“课题组市集”和学长学姐交流后与老师约时间面谈。也许比较厉害的人会拿到老师的口头offer吧,我是没那个水平。

13号下午课题组市集活动结束后就没有什么其他事了,我在南科大校园里逛了逛,南科大作为深圳大力支持的高校,经费自然是少不了的,不仅实验室条件好,面积大,校园的建筑风格也是非常现代化,会议中心和图书馆建筑都很好看。

camp-7

camp-8

说到图书馆,南科大校园里有三个图书馆,分别是琳恩,一丹和涵泳三个馆,由于是在假期,只有一丹图书馆开放了,我就进去转了转。一丹图书馆与其说是图书馆,不如说更像是一个大型自习室,其藏书相对较少。馆高四层,每层都配备了自习区,电子浏览区,会议室,小组讨论室等等,条件非常豪华。

camp-9

camp-10

从图书馆出来就继续逛校园,快到吃饭的时候突然下起大雨,幸好我随身带了伞,不然肯定会被完全淋湿。学校安排了接驳车把学生送到食堂,晚上是在教授餐厅吃自助餐。南科大的食堂似乎在本校学生那里也没什么好印象,我在那里吃了两顿确实只能算中规中矩。

13号其实就完全没事了,我干脆在酒店睡到快中午才起,中午12点酒店退房后我先是去麦当劳吃了顿饭,然后消磨时间到快两点。因为有机所14号报到,我买了13晚上的动车票,坐一晚上到上海。所以我还需要在深圳多待一下午,我原本打算找个网吧打打游戏,但是附近没有,只好去附近的一个小图书馆看了一下午小说作消遣。

四 上海有机所夏令营

在动车上经历了一晚上颠簸之后,我在14号上午到了上海,坐地铁前往有机所。作为一个研究所,有机所比前面几个学校小了几倍,就是一个小小的园区,里面全是楼,没有什么学校的氛围,更像一个公司。10点左右我去报到,但是有机所订的酒店离的很远,而且中午12点才开放入住,所以只好再无聊等两小时。

camp-11

有机所订的酒店条件和南科大的差不太多,在酒店窗外能远远的看到东方明珠。与其他学校不同,有机所报到当天晚上六点就是理论笔试,所以晚上早早的吃了饭就准备入场考试了。由于签了保密协议,所以我并不能透露很详细的信息(而且也忘的差不多了),不过考试的内容组成还是可以一提的。一共两个半小时,满分100分,包括40分有机填空,20分解谱,然后是无机/材料/生化/有机合成/有机机理五个自选模块,五选二,每个二十分,要求至少要选一个有机模块。总体难度我觉得比期末考试略大,题量也略多一些。

14,15号两天里有一天半是讲座,毕竟有机所师资力量这块绝对没的说,三个国重实验室的教授从头讲到尾。剩下的时间参观了实验室和校史馆。有机所的实验室有新楼和旧楼之分,新楼的条件比较好,但是旧楼的设施就比较一般,工作环境也一般,我去的时候还有学长学姐在实验室里面的工位上看文献,令人感慨。

15号晚有一个优秀同学汇报分享,名单是在夏令营之前自己报名的,一共五人,都很厉害,全都有各种论文/比赛,琳琅满目。我还注意到上去分享的五个同学没有化学专业的,都是应化/化工/材料等专业的,看来有机方向还挺热门的嘛(。

15号晚上和我舍友一起去了外滩观光,确实很繁华,人也是真的多。

camp-12

17,18号两天是面试,面试顺序是随机的(网上也有人说是按照笔试成绩来排的),但是必须提一句有机所住宿的安排,有机所订的酒店在17号中午就退房了,也就是说如果面试被分到18号就要自费在上海多住一晚,非常的不人性。我倒是运气很好,被分在17号下午面试,所以中午退房后面试,面试完就可以走了。

有机所面试也独有特点,要进行两场。两场的考察内容是一样的,都是ppt介绍+英语考察,进行两场大概是因为有机所老师太多了。有机所面试的风格很取决于具体发问老师的风格,我的第一场面试老师几乎没多说过一句闲话,全都是他们问问题我回答,他们再问我再答,直至结束。而第二场就轻松很多,老师们还问了问个人兴趣爱好什么的。面试完之后我就直接坐车回家了,夏令营也就暂时告一段落。

五 结果与总结

回到家之后就是等待结果以及做最终的决定,西湖在面试之后当天中午老师就私下联系我了,给了口头offer,所以可以算是已经拿下了;武大则是一个周之后通知在官网上公布,当时看到自己没拿到优营有些意外,不过毕竟有了西湖的offer,所以心态很正常;南科大无面试,所以按下不表;有机所则是面试后两三天,招生老师给我打电话通知获得直博名额的优营。

所以最后就是西湖和有机所二选一了,总体上说有机所的师资毫无疑问是更强一些的,待遇方面可以说差不太多(当然西湖宿舍好不少,但是工资差不多)。但是我最后还是选了西湖,主要是看重两点:一是西湖那里的意向老师我和他单独聊过多次,我觉得不管是性格还是科研品味都不错,而有机所那边我还没有联系的导师;二是考虑到西湖的去行政化做的比较好,或许真的能兑现当初宣传的“无忧无虑做科研”的口号,而且实验室条件也很豪华,反观有机所的老实验楼条件实在一般。综上我还是选择了西湖,也许最后不管怎么选都会后悔吧,至少我现在的确是问心无愧的。

明面上,西湖的优营和录取是不直接挂钩的,所以还需要再参加预推免,不过实际上更多是走走流程。


保研夏令营记录
http://argon-gas.top/p/31720.html
作者
Sun
发布于
2025年7月19日
许可协议